按联合国标准:当一个地区 60 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 10%,或 65 岁老人占总人口的 7%,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。
![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社会]()
我国 1999年 60 岁以上人口已达到 10.3%,标志着当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。2016 年我国65 岁以上人口已达到 1.49 亿人,几乎是英国和德国两国人口综合。65 岁以上人群占总人口比例为 10.80%,超过联合国标准 7%近 4 个百分点。
受长期低生育率、不断增长的人口预期寿命以及人口年龄动态累积效应的影响,从 2015 年到 2060年,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将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、老年人口比重持续提高以及老龄化速度远高于其他国家等显著特征。
我国老龄人口增速也常年远超人口增速。
![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社会]()
2016 年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增速为 3.5%,较 2015 年增长了约 500 万,而总人口在 2016 年增速仅为 0.59%,同年出生率也仅为 12.95‰。2003 年至 2016 年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增速达到 3.4%,同期我国人口增速为 0.5%,老龄人口比重连年不断增加。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增速超过总人口增长速度,老龄人口在全国人口比重将在未来30,年内加速上升。
根据测算,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将在 2055 年左右达到最高峰,预计将达到约 5.07 亿人,此数值将是 2015 年数值的近 2.5 倍。根据测算,同期我国人口可能正处于人口高峰后的下滑阶段,预计总人口数量约13.2亿人,届时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38.53%。老龄化问题将在未来几十年间快速激化,2055 年后,60 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趋于稳态。
预计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在 2055 年前后趋向最高峰。
![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社会]()
同期我国青壮年人口将可能出现快速下滑态势,传统养老模式面临压力。根据测算数据,在我国老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,青壮年及工作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将会不断下降,在 2030-2050 年期间将下降尤为明显。25-64 岁人口数量将由 2015 年的 10.08 亿人,下降至 2055 年的约 7.3 亿人,青壮年工作年龄段人口数量下降速度将超过老龄人口增长速度。在此背景下,传统的家庭赡养形式的养老模式将面临巨大考验。